院地合作
5月20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與湖北省地質局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武漢巖土所舉行。武漢巖土所所長薛強、副所長盛謙與湖北省地質局局長胡道銀、總工程師熊保成,以及雙方相關管理職能部門負責人和代表,共同出席并見證了簽約儀式,盛謙和熊保成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根據協議,武漢巖土所與省地質局將鞏固發展多年來的良好合作基礎,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在平臺建設、科技合作、人才培養、科研協同創新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
薛強對胡道銀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對省地質局長期以來對武漢巖土所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國家正在實施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涉及的川藏鐵路、雅魯藏布江下流水電開發、國家水網、西部陸海新通道等一批戰略性工程為研究所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武漢巖土所始終牢記作為“國家隊”“國家人”,要圍繞國家戰略,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在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過程中,與省地質局有很多合作契入點,關于協議的具體落實,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以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多目標土地質量調查及多圈層能源礦產地質調查工作為基礎,共建巖土工程信息化云平臺作為創新工作著力點;二是以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實施為目標,針對重大工程實施中面臨的關鍵技術難題和工程需求,以問題為導向,精準化獲取關鍵基礎性大數據作為關鍵技術和重點裝備攻關的突破點;三是以共同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聯合培養關鍵技術人才為保障,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出作為協議有效實施落腳點。他希望充分發揮地質先行作用,共同開發出“用得上”的實用技術,科學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胡道銀表示,省地質局和武漢巖土所多年來有很多合作,當前工作重點是抓“十四五”開局,落實中科院和湖北省政府簽訂的高規格、多領域、深層次合作協議,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省地質局作為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單位,將在國家與湖北省資源能源開發和生態文明建設中承擔重要任務,迫切需要武漢巖土所這樣科研實力強大的“國家隊”支持,助力省地質局建隊伍、找定位、轉好型。希望雙方在前期合作基礎上更加深入,滾動推進,不斷拓展。
雙方相關部門及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洽談,期盼將協議合作內容逐項落實落地。
雙方簽署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