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地合作
10月19日至21日,武漢植物園和湖南省森林植物園聯合在湖南桑植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珍稀瀕危物種巴東木蓮(Mangliettia Patungnesis Hu)和長果安息香(Sinojackia dolichocarpa C. J. Qi)的野外回歸工作。來自湖南省森林植物園、武漢植物園、懷化中坡植物園、桑植縣林業局、桑植縣政府、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學校師生代表和村民代表等30余人參加了本次野外回歸技術培訓及實踐活動。
野外回歸技術培訓由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項目負責人文香英主持。昆明植物園主任孫衛邦研究員向參會人員就如何開展極小種群植物保護及其野外回歸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述,武漢植物園劉艷玲副研究員、湖南省植物園牟村副研究員分別分享了巴東木蓮、長果安息香野外種群現狀及綜合保護進展。最后,參會人員在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回歸了巴東木蓮和長果安息香幼苗各50株。
巴東木蓮是我國特有瀕危樹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木蘭科植物分布的最北緣,該物種在研究木蘭科植物系統演化、地理分布以及系統分類上具重要的研究價值。目前,我國野外現存的巴東木蓮僅有500余株,斑塊狀分布于鄂西、湘西、贛西北山區,因此巴東木蓮的野外回歸工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巴東木蓮和長果安息香的野外回歸實踐活動
野外回歸的巴東木蓮幼苗(三年生實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