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2023年3月2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科研樓3樓學術報告廳舉辦2023年首次“校友講座”,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首席教授、本所1981級碩士研究生殷建華向在座的60多師生分享最新的巖土工程成果:從固結分析到光纖傳感技術。講座由孔令偉研究員主持。
殷建華教授從一維時間有關應力-應變模型和應用、嚴格的假設B法和簡單法來分析軟土固結-蠕變沉降,該技術通過布里淵光的散射波長與應變和溫度成比例這一特性,使光纖傳感器可以準確測量光纖沿線上任意一點的應力、溫度、振動等信息,具有無需事先刻制光柵的優點。
論壇現場
殷教授以香港海洋沉積物的深層水泥混合法為切入點,利用花崗巖巖石和火山巖的點載荷指數(PLI)和無約束抗壓強度(UCS)之間的相互關系,介紹了用于監測香港地下連續墻和高強度混凝土樁的分布式纖維光學傳感技術。目前,該自動系統可以使用布拉格光柵傳感器對香港三個地點實施監測。此外,還介紹了土釘研究中的發現與在土釘的稀土鋼重棒的長期腐蝕保護的tention使用等多個方面的研究成果。
報告最后,殷教授與在場師生展開了熱烈的交流,指出光纖測量技術屬于研究的前沿領域,目前已有廣泛的應用。同時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殷教授也一一進行答疑解惑,勉勵大家多多關注學科發展前沿。
殷建華作報告
殷建華,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1984屆碩士畢業生,是研究所恢復招收研究生之后的首批碩士研究生?,F任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土力學和巖土工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從事軟土力學方面的研究,在軟土的流變力學特性、理論模型與固結分析方法等方面,均作出世界級原創貢獻,解決了軟土力學與工程分析的關鍵科學問題,極大推動了軟士及巖士工程學科的發展。另外,在光纖傳感監測技術研發及其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與士工試驗設備研發等方面均取得豐碩的原創成果。迄今共發表論文(書)377篇(其中專著3部)。連續三年入選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的世界排名前2%科學家?,F任國際巖土力學計算方法與進展學會(IACMAG)副主席:澳門大學“物理科學”研究項目評委會主席;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聯合主編;國際《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聯合主編。2000年“茅以升土力學及巖土工程青年獎”;2005年、2008年、2011年、2017年先后榮獲國際巖土力學計算方法與進展學會(IACMAG)“地區杰出研究貢獻獎”“布克獎章”“德賽大獎”“杰出貢獻大獎”(最高級別):2009年度國際發明銀獎Brussellslnnova 2009Silver;2011年《加拿大巖土工程》期刊RM.Quigley Award提名獎;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二);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