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

巡天遙看一千河——國家天文臺趙剛研究員做客武漢物數所王天眷講壇

發表日期:2018-05-17來源: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放大 縮小

  2018年5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趙剛研究員應邀做客武漢物數所“王天眷講壇”第三十三講,為該所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巡天遙看一千河—人類所認識的銀河系》的精彩講座。武漢物數所詹明生書記主持了此次論壇,并向趙剛研究員頒發了“王天眷講壇講席教授”的聘書和銘牌。

  趙剛研究員是中國科學院光學天文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Local Universe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和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趙剛研究員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天體化學豐度方面的研究,在天文化學豐度和實驗室天體物理領域的研究中做出了系統的重要工作。完成大樣本貧金屬矮星化學豐度的系統性定量分析;首次給出中性氫原子碰撞對譜線影響的計算公式;將豐度分析方法運用于太陽系外行星系統候選體的搜索與觀測研究;開辟了新的實驗室模擬天體物理條件前沿領域研究。這些工作共發表SCI論文280余篇,SCI論文引用4000余次。其大樣本的系統性研究結果已成為本領域的經典工作而被寫入教科書和專著。以第一完成人獲得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利用強激光成功模擬太陽耀斑的環頂X射線源和重聯噴流工作入選201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所領導的團組已成為國際上在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隊伍之一。

  本次講座中,趙剛研究員深入淺出地向大家介紹了人們對銀河系認識的發展過程,包括目前人們所認識的銀河系的尺寸和恒星數量,銀河系起源的各種理論模型,人們對銀河系結構的認識,用于觀測銀河系的光學、射電以及紅外手段,銀河系恒星的主要成分以及星族的概念,并向大家展示了采用射電方法觀測得到的銀河系中心圖像,以及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隨后他介紹了銀河系的疆界,銀河系中重元素的產生過程和光譜探測結果。最后他向大家介紹了尋找系外行星的多普勒光譜手段以及尋找有生命行星的歷程。趙剛研究員指出行星系統在宇宙和銀河系中是普遍存在的,利用大型望遠鏡,我們可以探索其它行星的大氣成分,從而發現光譜中的生命特征。

  研究所廣大師生認真聆聽了趙剛研究員的精彩報告,受益匪淺。趙剛研究員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都一一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并與廣大師生就系外生命和暗物質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詹明生書記向趙剛研究員頒發“王天眷講壇講席教授”聘書和銘牌

趙剛研究員作報告

附件:
99精品综合加勒比在线观|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