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1月12日,2024科普迎新春暨“百名院士進百校講科普”活動首場報告會走進武漢經開外國語學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研究員孫和平帶來《無處不在卻又充滿神奇的萬有引力場》的專題報告。武漢經開外國語學校師生代表及各支持單位代表共近千人現場聆聽科普報告會,千余人線上參與。省科技廳吳駿副廳長、武漢市孟暉副市長、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分黨組書記李海波等領導參加了本次活動。
孫和平院士根據青少年關注的科學熱點精心準備了豐富的圖文資料,向大家科普了什么是時間,什么是空間,萬有引力是怎么產生的,結合個人科研經歷,介紹了萬有引力在地球與太陽系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地球重力場測量技術及其在國防航空航天、前沿基礎研究與國家大型工程建設領域中的作用。聽完報告后,武漢經開外國語學校八年級(8)班的葉熠辰表示,“這是我第一次面對面聽院士講解科普知識,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宇宙的奧秘和美麗,尤其是地球重力場在天文、海洋、地震、國防等領域的應用,像孫院士爺爺這樣的科學家,才是我們最該追的‘星’?!?/font>
“重力測量能夠分辨的精度有多少,能否發現地下的空洞和礦床,如何分辨礦床的種類?如果沒有了萬有引力,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更方便嗎……”黃岡市金鋪中學、鄂州市實驗小學、恩施市杉木壩村小學的同學們通過視頻連線在線上聆聽了講座,在與院士面對面互動環節積極提問,孫和平院士就大家的相關問題作了耐心細致地解答,氛圍熱烈。恩施市杉木壩村小學方亞校長表示“孩子們能夠和院士對話,享受高端前沿的科普資源,這是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鄉村孩子們的幸運。我期待有更多院士專家們走進恩施,拓寬孩子們的科學視野,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nbsp;
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引力的神奇之處,孫和平院士與遠在南極的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工程師桑鵬進行了跨洋視頻對話。桑鵬向同學們分享了在南極觀測“固體潮”科考經歷,講述如何通過觀測“固體潮”了解地球內部結構和動力學特性,并倡導同學們關注南極,保護環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李海波表示,武漢分院歷來高度重視科學普及工作,推動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希望通過本項活動進一步引導青少年點燃科學夢想、傳承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創新人才貢獻積極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潘垣、楊春和、傅正義、徐衛林、金梅林通過視頻方式寄語青少年和科普工作者,提前祝大家喜迎新春,祝愿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立志科技報國。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托舉少年中國夢、科技夢、強國夢!
報告會現場發布了《2024年度“百名院士進百校講科普”活動菜單》,將邀請在鄂院士專家為青少年帶來百余場科普盛宴?!稉Q個角度看世界--豎版世界地圖》發明者、中國第13次南極科考隊中山站越冬隊員郝曉光作《觀念創新讓世界“豎”起來》專家訪談,郝曉光同孩子們一起“鉆”進“豎版地圖”,了解他和他的團隊共同繪制的新型緯線世界地圖的故事,傳遞了“地圖的變革”思想精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助力提升學生們的科學素質。
會后,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吳駿,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李海波,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二級調研員陳玉芬,武漢市教育局副局長朱俊和武漢市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豐偉為武漢光谷第十五小學、華中農業大學附屬學校、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4所“青少年科學思維培育行動”試點學校和武漢經開外國語學校贈書。
本次活動由湖北省科技廳、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主辦,得到了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科協、武漢市教育局、武漢市科技局、武漢市科協、武漢市經開區相關部門及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武漢科學普及研究會等機構的支持。

孫和平院士連線南極科考人員

科普圖書捐贈儀式

全場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