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1月10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成果“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創新機制”入選。該成果同時獲得水生所2021年度杰出創新獎一等獎。
4億多年前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陸生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但長期以來對這一重大事件的遺傳創新機制知之甚少。水生所何舜平團隊與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王堃團隊和昆明動物所張國捷等團隊合作,發現硬骨魚祖先已進化出了陸生適應性相關的初步遺傳基礎,在肺魚代表的肉鰭魚內得到進一步加強,到四足動物最終完善而成功登上了陸地。Science報道該成果揭示了“隱藏在現生魚類中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奧秘”。瑞典科學院院士Per Alhberg教授撰文指出該項成果克服了化石研究難以研究軟組織器官和生理學問題的挑戰。美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脊椎動物登陸研究專家Neil Shubin撰文指出該成果為理解脊椎動物水生到陸生的研究“提供了關鍵認知和長久期待的數據”。該成果兩篇研究論文以封面故事發表于《細胞》雜志(Cell,2021,184(5):1362-1376;1377-1391)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自2015年起開展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已連續開展7年,旨在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充分展示和宣傳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2021年度入選的“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包括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具有原創性突出、社會意義重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