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進展
山區公路棄渣工程的固廢特征,造成其工程安全長期得不到重視,勘察、設計、施工、監測和水土保持等工作一般由不同單位承擔,且不同工作執行的標準不同,容易造成各環節的脫節和銜接問題,為整體工程安全埋下隱患。棄渣工程可行性、初勘、詳勘、施工圖勘察、初步設計、兩階段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等環節或者階段的工作深度和工作目標不同,造成實施階段變更較多。針對這些實際問題,急需開發一套山區公路棄渣智能評估和自動化標準化設計軟件,通過軟件反推各項工作的系統化,標準化操作流程,助推棄渣工程各項工作保質保量有序銜接,最終實現山區公路棄渣中長期環境安全保障目標。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西南區域中心結合該領域多年技術服務,依托云交科教便[2020]98號:“山區高速公路棄渣場動態穩定性評價及綜合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項目,開發了山區公路棄渣工程信息管理軟件、棄渣工程特性大數據管理及智能分類軟件、勘察說明智能評估及報告自動編寫軟件、空間布局快速設計及報告自動輸出軟件、穩定性專題評估及報告自動編輯軟件、失穩風險智能評估及報告自動編輯軟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山區公路棄渣工程智能評估和自動標準化管控軟件,主要進展包括:
?。?)工程信息管理方面:明確各階段工作要點和質量管控目標,明確各方職責和對接任務清單,做到工程新管理的標準化,為其他工作奠定基礎。
?。?)工程特性數據庫建設方面:云版本將各階段各工程測試數據分類匯總保存,與跟蹤結果對比,形成分類大數據和地區經驗值,更有效指導技術服務。
?。?)勘察設計方面:明確勘察目標,消除勘察設計工作深度不夠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根據研究成果,修正既有規范的不足,實現最小占地面積和最大堆填厚度下棄渣的最大安全消納目標。
?。?)專題評估方面:穩定性和失穩風險評估工作各項內容的步驟化和定量化,可以進一步標準化實施人員的操作流程,只需要按要求按實際情況輸入,選擇即可實現智能評估和報告的自動輸出,最大程度的減小人為誤差和降低使用者門檻,同時最大程度保證評估的質量。
相關成果應用于西南地區交通工程棄渣場各項技術服務中:軟件已廣泛應用于西南區域中心棄渣場勘察說明、穩定性專題評估和失穩風險評估等項目中;云版本已在多家兄弟單位推廣試用。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參編云南省地方標準1項,主編企業指南2項。
[1]云南省地方標準,公路工程棄渣場技術規范,2022.
[2]企業標準,大理大漾洱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區公路棄渣場動態穩定性評價技術指南,2022.
[3]企業標準,大理大漾洱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區公路棄渣場綜合安全控制技術指南,2022.
圖1 軟件及各子系統
圖2 智能評估展示
圖3 報告輸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