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工作動態

工作動態

“重大疾病診療創新與信息技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發表日期:2024-08-24來源: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放大 縮小

大會現場

2024年8月23日,由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和信息科學部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承辦的“重大疾病診療創新與信息技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主席由清華大學董家鴻院士、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周欣研究員共同擔任。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學敏院士線上參會。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孫瑞娟、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論壇主席董家鴻院士在開幕式上致辭。

孫瑞娟常務副主任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本次學科發展戰略研討會落實科技創新要堅持“四個面向”的總體要求,旨在深入推動智慧診療領域發展,發揮我國臨床資源豐富的優勢,研討臨床數據資源與前沿信息技術的創新融合,凝練臨床重大需求背后的關鍵科學問題,為重大疾病診療領域的未來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和戰略建議。

杜耘副廳長介紹了湖北省在醫工交叉融合領域、生命健康產業等領域的發展情況,并指出湖北省將大力支持醫學科學和信息技術融合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董家鴻院士在致辭中表示,信息科技帶來的新一輪的科學革命,開啟了現代醫學變革性的新紀元。在現代醫學理念指導下,數字科技應用取得了巨大的提升,生成式大模型更是為數字科技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工具,為攻克重大疾病的診療難題,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帶來希望。本次研討會是為了推動信息科技在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應用,希望通過學術研討能夠為重大疾病的診療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提供新的策略、新的思想,為我國在該領域的布局與設計提供好的意見。

本次研討會圍繞“重大疾病的臨床診療信息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重大疾病診療的藥物開發與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融合”“重大疾病診療創新的醫療器械與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融合”“重大疾病共性科學問題的診療技術創新與信息融合”等議題,安排了4個邀請報告、4個主旨報告。與會專家討論交流中一致認為,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重大疾病的診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正在改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式。在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中,信息技術的融合已成為提升重大疾病診療水平的關鍵。與此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如技術整合的復雜性高、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數據標準化問題、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釋性差以及技術應用效果存在差異等。進一步探索信息技術在重大疾病診療中的潛力,優化技術應用,提升整體診療水平,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葉朝輝院士和劉買利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賈偉平院士、北京大學王俊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張旭院士等來自全國29家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的39位專家學者,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信息科學部等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附件:
99精品综合加勒比在线观|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