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7月20日,精密測量院研究員閆昊明做客“荊楚科普大講堂”,作為主講嘉賓在湖北省圖書館作了一場題為《測地覽月 飛越蒼穹》的專場科普報告。此次報告是荊楚科普大講堂2024年暑假期間走進湖北省圖書館的系列報告之一,旨在普及航空航天、大地測量和天文學等前沿科學知識,大力傳播科學精神,激發公眾對科學探索的熱情。報告吸引了近300名學生和公眾到場。
報告會現場
報告會上,閆昊明以“如何測量月亮離地球有多遠?”“嫦娥六號上的紅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旅行者一號能飛多遠”等一系列問題開場,引發了在場聽眾的好奇心。他系統講述了地球引力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嫦娥六號月背采樣以及人類在太陽系探測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等前沿科學知識,激發了聽眾們對航空航天、宇宙以及人類未來等多維度的思考。最后,閆昊明以康德的名言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與大家共勉,鼓勵大家要謹記心中的道德,在這個變化的世界中把握住未來努力的方向,勇敢追求屬于自己的星空。
報告反響熱烈,現場的同學們與閆昊明老師熱烈互動,大家就宇宙的形狀、北斗衛星系統的維持、成為一名宇航員進入太空所需的準備等踴躍提問,展現了新時代中小學生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對未知的不懈追求和與對宇宙探索的好奇心。
提問現場
閆昊明主要從事相對論大地測量、天文地球動力學、重力場時空變化、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研究。他熱愛科普工作,積極參加重大科普活動,廣泛提供科技志愿服務,主動參與重大科普項目,積極推動科教融合,獲評“2022年度湖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個人”、“2023年度湖北省十佳科普達人”、“2023年武漢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和2024年武漢楷模。他所在的“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科普團隊近年開展科普活動400余場,線上線下受眾達百萬人,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